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1002國際非暴力日-要做愛,不要作戰

· 訪客瀏覽文章

1002國際非暴力日-要做愛,不要作戰

聯合國決議以聖雄甘地的生日訂立為國際非暴力日。目的是希望各國反對任何的暴力行為。反戰與和平運動和平擁護者,「要做愛,不要作戰」、「全世界都在看」等持續進行示威遊行活動。

broken image
免費(線上影片+電子書)【如何打造網路印鈔機-新版】

國際非暴力日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 page}}標籤。國際非暴力日參與者聯合國會員國日期10月2日時長1天頻率每年

瑞典馬爾默的紀念雕像

國際非暴力日即每年10月2日,聖雄甘地的生日。

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以聖雄甘地的生日訂立為國際非暴力日。目的是希望各國反對任何的暴力行為。

外部連結

[編輯]

  • (中文)聯大2007年6月27日通過第A/RES/61/271號決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是一篇與聯合國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隱藏]

  • 閱
  • 論
  • 編

反戰與和平運動和平擁護者

  • 反核組織
  • 反戰運動
  • 反戰組織列表
  • 良心拒服兵役者
  • 反文化運動
  • 和平主義文化
  • 和平主義活動者列表
  • 和平與衝突研究
  • 和平營
  • 和平教堂
  • 和平委員會
  • 和平教育
  • 和平運動
  • 和平心理學
  • 反戰者

相關思想與意識形態

  • 不害
  • 無政府主義中的和平主義思想 
  • 無政府和平主義
    • 無政府主義朋克
    • 基督教無政府主義
    • 反帝國主義
  • 反核運動
  • 反軍國主義
  • 綏靖主義
  • 直接行動
  • 最終勝利主義
  • 嬉皮士
  • 孤立主義
  • 不干預主義
  • 不殺生
  • 非暴力
  • 倫理和平主義
  • 和平主義
  • 和平
  • 和平見證人
  • 真理永恆
  • 簡單生活
  • 蘇聯對和平運動的影響
  • 世界和平媒體和文化
  • 反戰主義藝術
  • 反戰書籍
  • 反戰影視作品
  • 國際非暴力日
  • 國際和平日
  • 文明的對話
  • 和平獎項列表
  • 以和平為命名的地名
  • 和平紀念碑
  • 和平博物館
  • 和平新聞學 
  • 《和平新聞》
  • 反戰主題戲劇
  • 促進持久和平
    • 反戰歌曲
  • 和平符號
  • 和平大學
  • 世界和平遊戲
  • 為世界和平撞鐘協會 
  • 日本和平鐘口號與策略
  • 靜臥抗議
  • 中央公園聚集示威
  • 逃避徵兵
    • 裝死抗議
  • 人類示威
  • 「要做愛,不要作戰」
  • 和平遊行
  • 「士兵都是謀殺犯!」
  • 示教
  • 「全世界都在看」
  • 抗戰爭稅者按特定戰爭或類型劃分
  • 阿富汗戰爭
  • 美國南北戰爭
  • 伊拉克戰爭
  • 地雷
  • 伊朗的軍事行動
  • 武裝干涉利比亞
  • 戰爭稅
  • 核武器
  •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在烏克蘭
  • 在俄羅斯
  • 在印度
  • 第二次佈爾戰爭
  • 斯里蘭卡內戰
  • 越南戰爭
  • 1812年戰爭
    • 反恐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按國家劃分
  • 加拿大
  • 德國
  • 以色列
  • 尼德蘭
  • 西班牙
  • 南蘇丹
  • 英國
  • 美國
  • 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和平主義建築
  • Category:反戰運動
broken image
免費(線上影片+電子書)【如何打造網路印鈔機-新版】

節假日和習俗

 

  • 國際非暴力日 

幾內亞:獨立日

10月2日

[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2022年 10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 2021年 2020年

10月2日是陽曆年的第275天(閏年是276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90天。

目次

  • 1大事記
  • 1.112世紀
  • 1.217世紀
  • 1.319世紀
  • 1.420世紀
  • 1.521世紀
  • 2出生
  • 3逝世
  • 4節假日和習俗

大事記

[編輯]

12世紀

[編輯]

  • 1187年:埃及阿尤布王朝蘇丹薩拉丁率領阿拉伯聯軍收復被耶路撒冷拉丁王國統領了88年的耶路撒冷,並導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7世紀

[編輯]

  • 1627年:明信王朱由檢即位,即明思宗崇禎皇帝。

19世紀

[編輯]

  • 1879年:清朝大臣崇厚擅自與沙俄簽訂《里瓦幾亞條約》,即《中俄伊犁條約》,又稱《崇厚條約》。
  • 1889年:第一屆泛美會議舉行。
  • 1894年:甲午戰爭:日軍登陸大連花園口。
  • 1895年: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宣告成立,翌年改名為北洋大學堂。

20世紀

[編輯]

  • 1909年:由詹天佑領導、首條完全由中國人自主籌資、勘測、設計、建造的鐵路:京張鐵路通車。
  • 1915年:袁世凱接見美國大使。
  • 1924年:國際聯盟簽訂《日內瓦議定書》。
  • 1925年:英國發明家貝爾德製作的首台機械式電視機首次成功播放出圖像。
  • 1931年:中國全國舉行反日遊行。
  • 1935年:義大利軍隊入侵阿比西尼亞。
  • 1937年:多明尼加總統拉斐爾·特魯希略下令軍隊對邊境地區的海地人進行大規模屠殺。
  • 1940年:英國船隻「英國女王」沉沒。
  • 1941年:德意志國防軍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大規模攻勢,為期3個月的莫斯科戰役爆發。
  • 1944年:華沙起義結束,華沙全毀,超過250,000名平民死亡
  • 1950年:美國漫畫家查爾斯·舒茲創作的《花生》首次在報紙上刊載,於其中設計出史努比、查理·布朗等角色。
  • 1952年:亞太地區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
  • 1954年:聯邦德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1954年: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在新落成的北京蘇聯展覽館開幕。展覽會持續到12月26日閉幕。
  • 1958年:幾內亞宣布從法國獨立為獨立的共和國。
  • 1960年:奈及利亞舉行獨立後首次國會。
  • 1967年,瑟古德·馬歇爾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成為首位擔任此一職務的非裔美國人。
  • 1984年:在中國遼寧省營口縣金牛山遺址,發現了一具較完整的猿人化石,這是繼周口店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之後,又一重大發現。
  • 1986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和總統吉亞尼·宰爾·辛格及部分內閣成員在參加紀念甘地的儀式上遭到槍擊。
  • 1990年:遭劫持的廈門航空客機在中國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另外兩架中國西南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客機相撞,造成128人死亡。
  • 1991年:香港科技大學落成開學。
  • 1994年:第十二屆亞洲運動會在日本廣島開幕。
  • 1996年:秘魯航空603號班機空難。

21世紀

[編輯]

  • 2005年:墨西哥在世少盃決賽以3-0擊敗上屆冠軍巴西首次獲得錦標。
  • 2007年: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上海體育場開幕。
broken image
免費(線上影片+電子書)【如何打造網路印鈔機-新版】

出生

[編輯]

  • 1452年:理查三世,英格蘭國王(1485年逝世)
  • 1847年:保羅·馮·興登堡,德國軍事家,第2任德國聯邦大總統(1934年逝世)
  • 1869年:聖雄甘地,印度民族運動領袖(1948年逝世)
  • 1886年:小澤治三郎,大日本帝國海軍中將(1966年逝世)
  • 1890年:李達,中國哲學家(1966年逝世)
  • 1904年:葛拉罕·葛林,英國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1991年逝世)
  • 1923年:赫舍爾·伍迪·威廉士,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因在硫磺島戰役中的英雄事蹟獲得榮譽勳章的最後一位在世者(2022年逝世)
  • 1932年:毛利·威爾斯,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總教練(2022年逝世)
  • 1937年:黃文雄,台灣人權活動家
  • 1940年:尾辻秀久,日本政治人物,現任日本參議院議長
  • 1951年:史汀,英國男歌手
  • 1956年:林建明,香港演員、主持人
  • 1957年:趙本山,中國著名小品、東北二人轉演員
  • 1957年:奧斯曼·卡瓦拉,土耳其商人、活動家、慈善家
  • 1963年:瑪麗亞·雷薩,菲律賓記者
  • 1966年:吳大維,香港、台灣演員
  • 1967年:阿登·帕塔普蒂安,美國分子生物學家、神經科學家
  • 1968年:村田蓮爾,日本插畫家
  • 1970年:萬綺雯,香港演員
  • 1972年:呂宇俊,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 1974年:向海嵐,香港演員
  • 1976年:陳山聰,香港演員
  • 1977年:紀曉君,台灣歌手
  • 1978年:陳志強,台灣男演員
  • 1978年:濱崎步,日本女歌手
  • 1978年:尼克·戈梅茲,美國男演員
  • 1978年:馬特·漢考克,英國政治人物
  • 1981年:郭葦昀,台灣男歌手
  • 1981年:卓依婷,台灣女演員
  • 1982年:高婭媛,中國女歌手
  • 1983年:黃寶羅,韓國女演員
  • 1989年:歐陽智薇,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
  • 1989年:李誕,中國男藝人
  • 1989年:梁田,中國女主持人
  • 1991年:津野米咲,日本詞曲作家、吉他手(2020年逝世)
  • 1997年:萬麗娜,中國女藝人
  • 1997年:杉咲花,日本女演員
  • 2003年:林瑠奈,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新四期生

逝世

[編輯]

  • 1244年:西園寺公經,日本平安時代後期至鎌倉時代初期公卿、歌人(1171年出生)
  • 1764年:威廉·卡文迪許,英國貴族、首相,第四代德文郡公爵(1720年出生)
  • 1897年:尼爾·道,美國政治家,禁酒運動的倡導者(1804年出生)
  • 1935年:喬治·傑生,丹麥銀器藝術家(1866年出生)
  • 1938年:安德烈·拉加什,法國賽車手,首屆利曼24小時耐力賽冠軍(1885年出生)
  • 1957年:路易吉·甘納,義大利職業公路自行車賽車手,首屆環意自行車賽總冠軍(1883年出生)
  • 1973年:帕沃·努爾米,芬蘭長跑奇才(1897年出生)
  • 2008年:崔真實,南韓女演員(1968年出生)
  • 2016年:林南生,台灣前立法委員(1952年出生)
  • 2020年:鮑勃·吉布森,美國職業棒球投手(1935年出生)
  • 2020年:拿督斯里劉偉強,馬來西亞首相署前部長(1960年出生)
  • 2021年:鄭慧敏,香港恒生銀行有限公司前行政總裁(1963年出生)
broken image

節假日和習俗

[編輯]

  • 國際非暴力日

 

幾內亞:獨立日

 

免費(線上影片+電子書)【如何打造網路印鈔機-新版】
broken image

免費(線上影片+電子書)【如何打造網路印鈔機-新版】

免費索取: https://goo.gl/forms/wBqOifk70QOWtBL33 

 

【知達理念實驗教育書院】

這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全日的線上實戰教育內容,它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與教學,也開放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者上傳影片。[知達書院]目前包含有翻轉教育、小農教育、生命能量、網路創業及組織營銷等五大講堂的課程,未來會逐漸擴充更多不同領域。人類的文明進化端賴教育而成,教育將能翻轉我們的人生。 

知達書院教育的目的,首先培養[知書達禮]的良善男女,不只要擁有[知識通達]的豐富學識與內涵,還要能夠內省功夫及獨立批判,進而 [知人達人]來學以致用及通達事理,以實現人生理想,最後進入[知命達天]完全的奉獻自我。從[知]道到[達]到的學習 [知]:自學+共學+教學————[達]:通達+實踐+成就....

https://knowstart.org/ 

五大講堂 歡迎免費註冊

翻轉教育http://www.flip-edu.org/ 

小農教育 http://sfm365.com/ 

生命能量 http://lec168.com/ 

網路創業 http://ust365.com/ 

【組織營銷】http://ust168.com/

 

 

 

 

 

 

 

 

上一篇
928教師節+世界狂犬病日+國際安全墮胎日 
下一篇
1002國際非暴力日-要做愛,不要作戰(副本)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