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1101世界純素食日

· 訪客瀏覽文章

1101世界純素食日

純素食主義逐漸成為飲食潮流,其奉行的生活信條是:不應為得到食物或其他任何目的壓榨動物。其理由可能是1)於心不忍2)環境保護3)追求健康。然俗話說,眾口難調。俗話又說,大千世界,百花齊放。接受並尊重不同的飲食信條,正是一個社會包容、健康、和諧的象徵。

 

broken image

 

純素食主義——這個飲食潮流你不可不知

最近,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個大牌主持人透露,自從他宣佈自己"多多少少"改成純吃素vegan之後,就再也沒有人約他吃飯了。

要知道,他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主持人,而是BBC著名主持人阿德里安·齊里斯(Adrian Chiles),曾多年主持熱播電視節目《今日體壇風雲》(Match of the Day),如今仍然活躍在英國的電視和廣播行業。

齊里斯的遭遇,在英國這樣一個多元文化融合,包容度相當高的社會中,卻並不是少數。

純素食

11月1日,是世界純素食日(World Vegan Day)。這個自1994年由英國人路易絲·渥利斯(Louise Wallis)定下的日子,隨著純素食者人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知。

那麼,究竟什麼是純素食呢?所謂純素食,就是完全杜絶食、用含動物原料的食品和產品。純素食者奉行的生活信條是:不應為得到食物或其他任何目的壓榨動物。

純素食與素食(vegetarian)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素食只是不吃肉不吃魚,純素食除此之外還不吃奶製品、雞蛋、蜂蜜等任何產自動物的食品。

因此,有人將此稱為"只吃植物"的飲食。而在生活層面,如果是一個嚴格的純素者,那麼也不買含動物成分的產品,如化妝品、皮、毛製成的衣服等。

由純素協會所做的研究發現,僅在英國,純素飲食者的人數從2006年的15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54萬。很多人認為,自稱是純素食者的人數,很有可能上百萬。

broken image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夫人。克林頓總統因健康原因從2010年開始轉為純素食。

純素流行

西方越來越多人加入純素食者的行列,與很多政界人士和明星公開談論純素食不無關係。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 2010年因健康原因,開始轉向純素食。英國工黨領袖傑羅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在吃素多年後轉向純素食。

美國網壇常青樹維納斯·威廉姆斯(Venus Williams)、著名女歌星阿麗亞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都是純素食者。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純素食咖啡館和餐館因勢而開,純素食者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為這一飲食潮流大開方便之門。

  • 討厭吃素沒關係 「誘人」菜名勾食慾
  • 牛放屁危害環境?非洲農場主這樣做
  • 想吃肉 還是想環保?

英國最火的一檔電視競技節目《英國烘焙大賽》(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甚至將有一期特別節目,為純素食者烘烤沒有奶酪、奶油、雞蛋等原材料的糕點。大賽評判之一說,純素食主義似乎越來越流行,「我們希望能反映這樣的趨勢」。

broken image

在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動物被殘忍對待,是很多人轉向純素食的原因。

純素原因

讓人們追求純素食主義的原因可謂五花八門,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於心不忍

有人成為純素食者,與熱愛動物有關,他們認為傷害宰殺動物是非常殘忍的行為。除此之外,他們也關心動物的飼養環境,特別是工業化的養殖場內奶牛和蛋雞的待遇。

2)環境保護

聯合國表示,牲畜業生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世界人類活動總排放量的近15%。這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汽車、火車、輪船和飛機排放量的總和。

一頭奶牛每天排放的有害甲烷氣體約有400升,對環境造成破壞。

另外,為生產肉類和奶製品,也需要更多的農地用於畜牧業。

3)追求健康

有純素食者表示,他們是因為健康原因不再吃肉的;但有人也擔心,純素食會影響身體攝入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對此,英國飲食協會的營養學專家表示,「純素食只要搭配平衡,大人和兒童都可以享用」。

不過,專家們也告誡說,純素食一定要精心計劃,確保食材含有足夠的營養。

心得體會

純素食者,如何繼續與吃肉的朋友保持社交關係呢?下面來聽聽純素食者的心得體會。

28歲的艾米·羅伯遜,已經純素食3年。她說,「如果你是朋友圈裏的那個唯一的純素食者,你就得挑餐館。」

「你得自己主動,不要以為別人該為你的飲食信條負責。事先察看餐館網站上的菜單,你就知道自己可以吃什麼。如果是去燒烤大聚會,你就自帶吃的去,因為這正是與人接觸的好機會。」

艾麗·布朗,是一家用腰果為主要原料製作純素食奶酪公司的創始人。她說,現在市面上提供純素食餐的餐廳很多,很多朋友也對純素食者非常友善接納。

不過,她提醒說:「有的純素食者很勇於表達自己的飲食信條,可能對吃牛扒的人諄諄告誡,這跟批評人家的政治觀點一樣惹人反感。誰會喜歡跟訓斥自己的人一起吃飯?」

俗話說,眾口難調。俗話又說,大千世界,百花齊放。接受並尊重不同的飲食信條,正是一個社會包容、健康、和諧的象徵。

 

broken image

 

世界純素日是個會在每年的11月1日為全世界的純素主義者慶祝的活動。這個日子是由英國純素協會的會長兼主席的路易絲·渥利斯在1994年時建立。

 

各地情形

墨爾本

、澳洲

世界純素日已經在每年十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於墨爾本慶祝了好幾年。這個活動由附屬於Vegetarian Network Victoria的一個委員會所舉辦,並且吸引扁豆與任何東西餐廳、印維塔新鮮食物[1]、 澳洲動物[2]、紅豆獨立出版社[3]、生態吶喊[4]墨爾本分會、澳洲純素食協會、維多利亞動物解放組織(ALV)[5]、墨爾本大學食物合作商店以及其他更多團體前來擺攤。2008年的世界純素日節在10月26日星期日於亞伯特斯堡女修道院舉辦。

阿德雷得、澳洲

[編輯]

阿德雷得每年都會在11月的星期日舉行純素節以慶祝世界純素日。第一屆的純素節是在2007年的11月4日時舉行的。這個活動之所以能出現是因為許多個別的自願者與各種組織的成員的共同努力。凱斯·華德(Kas Ward)是最主要的活動舉辦人。

在11月於阿德雷得舉辦的M.A.D. FREE Weekend是慶祝世界純素日的活動之一。第一屆的M.A.D. Free Weekend是在2009年的11月13-15日於布利斯有機咖啡廳所舉行。

注釋

[編輯]

  1. ^ 墨爾本的知名咖啡廳
  2. ^ 一個動物保護團體,參見 Animals Austral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原文:Aduki Independent Press
  4. ^ 澳洲生態保護團體,參見 eco-sho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參見 Animal Liberation Victor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

  • 世界蔬食日

Template:蔬食主義[隱藏]

動物權利主題

概述

  • 廢奴主義
  • 動物保護主義
  • 動物福利
  • 物種歧視
  • Vegaphobia
  • 純素主義
  • 愛狗人士
  • 更多…問題
  • 不害
  • 無政府主義
  • 動物認知
  • 動物意識
  • 動物法律
  • 模式生物
  • 動物權利和大屠殺
  • 動物製品
  • 動物解放運動
  • 動物試驗
  • 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動物試驗
  • 運動領域的動物
  • 人與動物關係學
  • 反狩獵
  • 熊膽
  • 生物倫理學
  • 血腥運動
  • 劍橋意識宣言
  • 肉食主義
  • 化妝品檢測
  • 小雞剔除
  • 基督教與動物權利
  • 集中動物飼養操作
  • 鸕鶿撲殺
  • Covance
  • 虐待動物
  • 深層生態學
  • 食肉道德
  • 狩獵狐狸
  • 皮草貿易
  • Great ape research ban
  • 綠色恐慌
  • Huntingdon Life Sciences
  • 強化動物養殖
  • 象牙貿易
  • 家畜
  • 肉悖論
  • Nafovanny
  • 非暴力
  • 公開營救
  • 逆火行動
  • 動物的疼痛
  • 實驗室動物的苦難
  • 靈長類貿易
  • 加拿大海豹捕殺業
  • 屠房
  • 免耕農業
  • 毒理學測試
  • 純素主義
  • 素食主義
  • Western Australian shark cull
  • 更多…案例
  • 布朗狗事件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imates
  • 麥誹謗案
  • 絕望之井
  • Silver Spring monkey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1985 laboratory raid
  • Unnecessary Fuss

 

運動

團體

  • 動物救助會
  • 動物法律辯護基金
  • 動物解放陣線
  • 英國廢除活體解剖聯盟
  • Centre for Animals and Social Justice
  • 中國動物保護網
  • Direct Action Everywhere
  • 農場動物權利運動
  • Great Ape Project
  • 亨廷頓破壞者協會
  • In Defense of Animals
  • 韓國動物權利倡導者
  • Last Chance for Animals
  • Mercy for Animals
  • New England Anti-Vivisection Society
  • Oxford Centre for Animal Ethics
  • Oxford Group
  • 善待動物組織
  • United Poultry Concerns
  • 更多…政黨
  • 加拿大動物聯盟環境選民黨(AAEVP)(加拿大)
  • 動物正義黨(澳洲)
  • 動物福利黨(英國)
  • 反對虐待動物動物主義黨(西班牙)
  • 愛護動物黨(荷蘭)
  • 義大利動物福利黨(義大利)
  • 人類、環境與動物福利黨(德國)
  • V-Partei³(德國)
  • 人民-動物-自然(葡萄牙)
  • 更多…

 

分類:​

  • 蔬食主義
  • 素食日
  • 11月節日

11月1日

[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9月13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2022年 11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 2021年 2020年

11月1日

是陽曆一年中的第305天(閏年第306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60天。

目次

  • 1大事記
  • 1.14世紀
  • 1.212世紀
  • 1.316世紀
  • 1.417世紀
  • 1.518世紀
  • 1.619世紀
  • 1.720世紀
  • 1.821世紀
  • 2出生
    • 3逝世
    • 4節假日和習俗
    • 5參考資料

大事記

[編輯]

4世紀

[編輯]

  • 365年:為了抵禦跨越萊茵河的阿勒曼尼人的攻勢,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率軍前往巴黎以防守高盧。

12世紀

[編輯]

  • 1141年:瑪蒂爾達皇后對英國的統治結束,史蒂芬回歸王位。
  • 1179年: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加冕。

16世紀

[編輯]

  • 1512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完成壁畫《創世紀》的繪製工作。
  • 1520年:葡萄牙探險家斐迪南·麥哲倫率領艦隊駛入南美洲與火地群島間的海峽,其後被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17世紀

[編輯]

  • 1611年:威廉·莎士比亞的最後一部戲劇作品《暴風雨》在倫敦懷特霍爾宮上演。
  • 1612年:俄羅斯混亂時期期間,俄羅斯領袖德米特里·波扎爾斯基將波蘭部隊趕出基泰格羅德。
  • 1688年:光榮革命期間,奧蘭治親王威廉從荷蘭海勒富茨勒伊斯出發,應邀前往英國從詹姆斯二世手中奪取王位。

18世紀

[編輯]

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

  • 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近海發生Mw9.0的強烈地震,造成約10萬人死亡,並促成往後地震學與地震工程的發展。
  • 1756年:英國議會通過印花法令,從十三殖民地徵稅以賠償北美軍事費用。
  • 1800年:約翰·亞當斯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住進白宮的總統。

19世紀

[編輯]

  • 1805年: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拿破崙一世入侵奧地利。
  • 1814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列強們於維也納會議重新規劃歐洲各國邊界。
  • 1848年:首個女性醫學院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建立。
  • 1870年:美國氣象局公布首次氣象預測。
  • 1894年:尼古拉二世繼承其父亞歷山大三世為俄羅斯帝國沙皇。
  • 1897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首次向公眾開放。
  • 1897年: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於都靈成立。

20世紀

[編輯]

  • 1918年:巴納特共和國成立。
  • 1920年:日本明治神宮啟用。
  • 1922年:凱末爾宣布廢除蘇丹制。
  • 1923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上海書店(1926年停業)。
  • 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中央銀行,宋子文出任首任總裁。
  • 1928年:土耳其共和國通過法令,將土耳其語官方書寫方式從阿拉伯字母改為基於拉丁字母的土耳其語字母。
  • 1931年:贛南會議展開。
  • 1936年:墨索里尼宣布羅馬-柏林軸心成立。
  • 1937年:西南聯合大學前身長沙臨時大學開學。西南聯大校慶日。
  • 1939年:曼哈頓內部的私人建築群洛克斐勒中心建成。
  • 1943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索羅門群島西部的布干維爾島,開始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
  • 1943年:日本遞信省、鐵道省、商工省和企劃院廢止,改組為運輸通信省、軍需省及農商務省。
  • 1945年:澳大利亞加入聯合國。
  • 1946年:NBA於加拿大多倫多舉行首場比賽。
  • 194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前身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開始正式辦公。
  • 1952年:美國進行第一顆氫彈試驗。
  • 1954年:法屬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起兵反抗法國統治,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
  • 1955年:越南戰爭爆發。
  • 1957年:連接美國密西根州上下兩個半島的麥基諾大橋正式開通,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
  •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摩洛哥建交。
  • 1959年:中國一拖集團前身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投入生產。
  • 1963年:1963年南越政變發生,越南共和國一批軍官推翻了總統吳廷琰。
  • 1973年:香港警察警司韓德被控貪污罪名成立,判入獄一年。
  • 1976年:日本的三麗鷗公司創造的卡通人物Hello Kitty問世。
  • 1980年: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在台北市成立。
  • 1981年:安地卡及巴布達宣布獨立。
  • 1982年:本田技研工業在美國設廠,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生產汽車的亞洲公司。
  •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立外交關係。
  • 1993年:由12個歐洲共同體國家共同簽署的《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 1996年:波蘭前總統萊赫·瓦文薩於中華民國立法院發表演說。
  • 2000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加入聯合國。

21世紀

[編輯]

  • 2003年:北京五環路全線通車。
  • 2007年:台灣開放550CC以上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全台快速道路及高架路段。
  • 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始入戶登記。
  • 2011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宣布「神舟八號」發射成功。

出生

[編輯]

  • 846年:路易二世,加洛林王朝的西法蘭克國王,綽號「口吃者路易」(879年逝世)
  • 1339年:魯道夫四世,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1365年逝世)
  • 1351年:利奧波德三世,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1386年逝世)
  • 1636年:尼古拉·布瓦洛,法國詩人、作家、文藝批評家(1711年逝世)
  • 1757年:安東尼奧·卡諾瓦,義大利新古典主義雕塑家(1822年逝世)
  • 1762年:斯賓塞·珀西瓦爾,前英國首相(1812年逝世)
  • 1773年:奧地利-埃斯特的瑪麗亞·特麗莎,撒丁尼亞王后(1832年)
  • 1778年: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最後一個統治芬蘭的瑞典君主(1837年逝世)
  • 1815年:克勞福德·朗,美國外科醫生,首次使用乙醚作為麻醉劑的醫師(1878年逝世)
  • 1880年:阿爾弗雷德·韋格納,德國地質學家,提出大陸漂移學說(1930年逝世)
  • 1880年:塔德,美國水利專家,黃河工程顧問(1974年逝世)
  • 1886年:萩原朔太郎,日本作家與詩人(1942年逝世)
  • 1902年:歐根·約胡姆,德國指揮家(1987年逝世)
  • 1907年:吳永剛,中國導演(1982年逝世)
  • 1911年:亨利·特羅亞,法國作家(2007年逝世)
  • 1915年:方奕輝,香港高級警官(1997年逝世)
  • 1923年:維多利亞·德·洛斯·安赫萊斯,西班牙籍歌劇女高音演唱家(2005年逝世)
  • 1924年:蘇萊曼·德米雷爾,7次出任土耳其總理,1993年任第九任總統(2015年逝世)
  • 1931年:菊池俊輔,日本作曲家(2021年逝世)
  • 1933年:楊子敬,台灣警察,曾任內政部刑事警察局局長
  • 1935年:愛德華·薩義德,國際文學理論家、批評家、樂評家、歌劇學者和鋼琴家,後殖民理論創始人,巴勒斯坦立國運動活躍分子 (2003年逝世)
  • 1935年:蓋瑞·普萊爾,南非高球運動員,高球全滿貫選手
  • 1936年:服部克久,日本作曲家、編曲家(2020年逝世)
  • 1936年:龜井靜香,日本政治家
  • 1944年:拉菲克·哈里里,黎巴嫩政治家,第41、43任黎巴嫩總理(2005年逝世)
  • 1950年:羅伯特·勞夫林,美國物理學家,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1951年:謝雪心,香港粵劇及影視演員
  • 1952年:古屋圭司,日本政治人物,現任日本眾議院議員
  • 1953年:羅致光,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 1953年:石丸謙二郎,日本演員及配音員
  • 1958年:查理·卡夫曼,美國編劇、監製及導演
  • 1959年:安奭奐,韓國男演員
  • 1959年:原榮里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60年:甘乃威,香港政界人物
  • 1960年:提姆·庫克,美國企業家,蘋果公司現任執行長
  • 1961年:王瑞傑,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政界人物
  • 1963年:馬克·休斯,前威爾斯足球運動員及現役主教練,2007年獲選英格蘭足球名人堂
  • 1965年:袁鳳瑛,香港女歌手
  • 1966年:傑瑞米·杭特,英國政治人物,現任英國財政大臣
  • 1967年:洪敬堯,台灣歌手
  • 1968年:陳昭榮,台灣演員
  • 1968年:朴新陽,韓國男演員
  • 1970年:埃里克·斯波爾斯特拉,美國籃球教練
  • 1972年:胡海峰,中國政治人物
  • 1972年:東妮·克莉蒂,澳洲女演員、歌手
  • 1973年:李大雙,中國體操運動員
  • 1973年:李小雙,中國體操運動員
  • 1973年:楊丹,中國天氣預報主持人
  • 1973年:艾西瓦婭·雷,印度女模特兒、演員
  • 1978年:郝蕾,中國女演員
  • 1978年:喬振宇,中國演員
  • 1979年:榎本溫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83年:小倉優子,日本女性寫真偶像
  • 1984年:楊佳運,台灣搖滾樂團八三夭團長兼鍵盤手
  • 1984年:劉秉賓,香港男藝人
  • 1986年:潘·巴奇利,美國男演員
  • 1987年:艾莉安娜·迪古斯,印度女演員
  • 1988年:林雨宣,台灣歌手
  • 1988年:福原愛,日本桌球運動員
  • 1988年:田中將大,日本棒球選手
  • 1991年:江鈺源,中國體操運動員
  • 1991年:安東尼·拉莫斯,美國男演員、歌手、作曲家
  • 1992年:黃培華,台灣知名經紀人
  • 1994年:黎寬怡,香港女演員
  • 1996年:俞定延,韓國女子偶像團體TWICE成員
  • 1996年:金旻載,韓國男演員
  • 1996年:吳冰,香港演員、主持人及藝人,網上短片頻道「小薯茄」成員之一
  • 1999年:渡邊米麗愛,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 2000年:文凱婷,香港女藝人
  • 2008年:韓抒縝,韓國女演員

逝世

[編輯]

  • 1127年:張邦昌,北宋末年大臣,靖康之變後曾被金國封為32天的大楚皇帝(1081年出生)
  • 1322年:答己太皇太后,元朝皇太后,太皇太后,元武宗和元仁宗之母(出生年不詳)
  • 1463年:大衛,特拉比松帝國末代皇帝(1408年出生)
  • 1546年:朱利奧·羅馬諾,義大利畫家(1499年出生)
  • 1548年:夏言,明朝政治人物(1482年出生)
  • 1700年:卡洛斯二世,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1661年出生)
  • 1860年: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俄羅斯帝國皇后(1798年出生)
  • 1894年:亞歷山大三世,俄羅斯帝國沙皇(1845年出生)
  • 1955年:戴爾·卡耐基,美國作家、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1888年出生)
  • 1956年:佩特羅·巴多格里奧,義大利軍事將領,第28任義大利首相(1871年出生)
  • 1968年:喜饒嘉措,藏傳佛教大格西(1884年出生)
  • 1972年:艾茲拉·龐德,美國詩人(1885年出生)
  • 1972年:羅伯特·麥克阿瑟,美國生態學家(1930年出生)
  • 1986年:康志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12年出生)
  • 1987年:吳先恩,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07年出生)
  • 1999年:劉昌毅,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14年出生)
  • 2005年:馬鶴凌,中國國民黨主席暨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父親(1920年出生)
  • 2007年:保羅·蒂貝茨,美國空軍准將,執行了於廣島市投放原子彈的任務(1915年出生)
  • 2008年:陳任,香港著名元老級中文唱片騎師(1945年出生)
  • 2008年:談家楨,中國遺傳學家(1909年出生)
  • 2008年:雅克·皮卡爾,瑞士深海探險家(1922年出生)
  • 2012年:陳祖德,中國圍棋大師(1944年出生)
  • 2021年:亞倫·貝克,美國精神病醫生(1921年出生)
  • 2021年:內爾森·弗萊雷,巴西鋼琴家(1944年出生)
broken image

節假日和習俗

  • 世界純素食日
  • 西方基督教:諸聖節

 

安地卡及巴布達:獨立日

 

阿爾及利亞:革命紀念日

 

印度(東北部)、

 

孟加拉、

 

緬甸:查旺古特

  •  

印度(恰蒂斯加爾邦):恰蒂斯加爾邦建立日

  • 計量紀念日
  • 燈台紀念日
    • 自衛隊紀念日
    • 古典之日
    • 點字之日

 

贈品1【人才是成功致富之本】線上影片(+電子書)

 

broken image

贈品1【人才是成功致富之本】線上影片(+電子書) 

「人才」是企業或組織成功的祕密武器,也是重要資產,如何從企業團隊領導人的觀點與視野,快速吸納與培訓人才,掌握團隊運作的獨家竅門....

免費索取電子書與線上課程:https://forms.gle/rMW6MP8AvX76Augz7 

 

 

【知達理念實驗教育書院】

這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全日的線上實戰教育內容,它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與教學,也開放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者上傳影片。[知達書院]目前包含有翻轉教育、小農教育、生命能量、網路創業及組織營銷等五大講堂的課程,未來會逐漸擴充更多不同領域。人類的文明進化端賴教育而成,教育將能翻轉我們的人生。 

知達書院教育的目的,首先培養[知書達禮]的良善男女,不只要擁有[知識通達]的豐富學識與內涵,還要能夠內省功夫及獨立批判,進而 [知人達人]來學以致用及通達事理,以實現人生理想,最後進入[知命達天]完全的奉獻自我。從[知]道到[達]到的學習 [知]:自學+共學+教學————[達]:通達+實踐+成就....

https://knowstart.org/ 

五大講堂 歡迎免費註冊

翻轉教育http://www.flip-edu.org/ 

小農教育 http://sfm365.com/ 

生命能量 http://lec168.com/ 

網路創業 http://ust365.com/ 

【組織營銷】http://ust168.com/

免費提供線上課程+電子書+教育培訓+進人系統+跟進系統+網路資源 

新增鏈接

 

 

 

 

 

 

 

 

上一篇
94歲老人的人生智慧~怎樣盡量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下一篇
1108世界都市日+國際陰陽人團結日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