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1125國際素食日

· 訪客瀏覽文章

1125國際素食日

原稱「世界無肉日」。這天世界上許多屠宰場會停宰、餐廳醫院監獄供應全素食品。今年2019年又被稱為「素食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慈悲、環保、健康等原因改為吃純素。鼓勵大家「每週一素」,讓生活更健康、環保、低碳,不論個人、學校、餐廳、企業、政府都可以參與,一起Go Green,一起減碳,為地球出一分力。 

 

 

broken image

【編輯楊旻芳綜合報導】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又稱「國際素食節」,是從1986年開始,來自印度的節日,原稱「世界無肉日」。這天世界上許多屠宰場會停宰、餐廳醫院監獄供應全素食品。今年2019年又被稱為「素食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慈悲、環保、健康等原因改為吃純素。

台灣許多宗教推行初一、十五吃素,也有許多政府機關、學校響應推行每周一無肉日。香港的社會企業Green Monday成立以來鼓勵大家「每週一素」,讓生活更健康、環保、低碳,不論個人、學校、餐廳、企業、政府都可以參與,一起Go Green,一起減碳,為地球出一分力。 

為什麼每周素食日會選擇在周一而不是周三或是周五?

「週一無肉日」(Meatless Monday)是一個希望推動減小肉品消費的活動,是2003年由一群美國學者參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雪城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相關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過量肉品是導致疾病與健康損害的原因,因此他們自發性籌組相關團體,推廣每周一不吃肉的活動,並長期觀察這樣的做法對健康的影響。美國的營養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就認為,「這活動就是單純提供一個減少過量脂肪攝取的解答」。

至於為什麼是選在每周一呢?不是其他周間日,或是週末呢?因為在文化意義上,周一代表著「一周的起始日」,也是很多人工作最為忙碌或者情緒最為緊繃的一天。不過,這群學者卻利用Google中健康類關鍵字搜尋分析發現,在2004年至2012年的搜尋中,「要開始減肥」「養成運動習慣」「開始戒菸」等等句子在每周一出現時間最高,多數人喜歡在周一時啟動新的生活方式,達到「新的開始」,因此,每周一是想要改變習慣,行動力最強的一天。

如果想吃素,卻沒辦法一下就完全不吃肉,你可以選擇更輕鬆的每周一素、或每餐一素開始做起,國際素食日,你開始吃素了嗎?


報導參考:foodnext

#每周一素, #星期一, #11月25, #國際素食日, #世界無肉日, #週一無肉日,

 

broken image

節假日和習俗

  • 國際素食日
  • 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印度尼西亞:教師節 

蘇利南:獨立日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慶節

11月25日

[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2022年 11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 2021年 2020年

11月25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329天(閏年第330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36天。

目次

  • 1大事記
  • 1.111世紀
  • 1.212世紀
  • 1.316世紀
  • 1.418世紀
  • 1.520世紀
  • 1.621世紀
  • 2出生
  • 3逝世
  • 4節假日和習俗
    • 5參考資料

大事記

[編輯]11月25日

在英國軍隊撤離後,喬治·華盛頓的軍隊進入了紐約。

上甘嶺戰役中處於防守位置的志願軍小隊。

美國海軍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

蘇利南首任首相(左)總統(右)、與尼德蘭公主(中)巡視儀仗隊。

11世紀

[編輯]

  • 1034年:長期在位的馬爾科姆二世逝世後,鄧肯一世在未遭到馬克白反對下繼任成為蘇格蘭國王。

12世紀

[編輯]

  • 1177年: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率領的軍隊在蒙吉薩戰役中擊敗薩拉丁率領的穆斯林軍隊。

16世紀

[編輯]

  • 1510年:葡萄牙海軍在阿爾布克爾克的指揮下,成功佔領果阿,展開葡萄牙在當地451年的統治。

18世紀

[編輯]

  • 1758年:七年戰爭中,英國占領法國非洲領地塞內加爾。
  • 1783年:1783年巴黎條約簽署3個月後,最後一批英國軍隊撤出了紐約市。
  • 1795年:末任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被迫退位,之後波蘭立陶宛聯邦被哈布斯堡君主國、普魯士王國與俄羅斯帝國第三次瓜分。

20世紀

[編輯]

  • 1915年:愛因斯坦向普魯士科學院展示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
  • 1917年:於當今莫三比克與坦尚尼亞邊界處爆發的尼戈文奴戰役中,德意志帝國軍隊戰勝當地的葡萄牙勢力。
  • 1918年:伏伊伏丁那宣布脫離奧匈帝國,加入塞爾維亞王國。
  • 1935年:由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成立。
  • 1936年:德國和日本代表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 1940年:英國飛機製造商德哈維蘭所研製的多用途戰機蚊式轟炸機首次試飛成功。
  • 1946年: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結束。
  • 1947年:受到麥卡錫主義的影響,10名拒絕向美國眾議院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作證作供的作家與導演被指藐視國會而遭傳訊,之後出現首批好萊塢黑名單。
  • 1952年:韓戰:美軍和韓國國軍在經歷為期42天的上甘嶺戰役後,放棄佔領上甘嶺地區的計畫。
  • 1952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劇《捕鼠器》在倫敦首演。
  • 1958年:三門峽水利樞紐截流成功。
  • 1960年: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政治活動家米拉瓦爾三姐妹,被特魯希略政權惡毒暗殺。為了紀念這一歷史事件,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 1961年: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航空母艦服役
  • 1970年: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
  • 1973年:希臘發生政變,總統帕帕佐普洛斯被迫下台。
  • 1975年:南美洲蘇利南共和國宣告獨立。
  • 1979年:中國渤海2號鑽井船翻沉,造成72人遇難。
  • 1981年:在西德蒂賓根大學的地下室里發現了二百具古希臘的木乃伊。
  • 1986年:中國長江科考漂流隊完成科考長江。
  • 1986年:連接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跨海大橋法赫德國王大橋正式通車。
  • 1989年:山東引黃濟青工程建成通水。
  • 1990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直接觀察到辮子般的三鏈狀脫氧核糖核酸新結構。
  • 1990年:波蘭在結束共產主義政權後進行首次總統選舉。
  • 1992年:捷克斯洛伐克聯邦議會通過《解體法》,決定於次年1月1日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
  • 1994年:香港理工學院正式升格為香港理工大學。
  • 1997年:連接中國山西省忻州市與河北省滄州市的朔黃鐵路開工建設。
  • 1998年:北京市正式宣布提出申辦2008年奧運會[1]。
  •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正式訪問日本。
  • 1998年:美國麻薩諸塞州伍斯特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首次利用複製技術培育出人類早期胚胎,引起軒然大波。世界各國政府立刻作出反應,一致反對複製人。

21世紀

[編輯]

  • 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於廣州市閉幕。
  • 2006年:香港童星吳澋滔以9歲年齡成為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配角」得獎者。
  • 2016年:南韓女子天團2NE1宣告解散。

出生

[編輯]

  • 902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契丹及遼朝第二位皇帝(947年逝世)
  • 1075年:金太宗完顏晟,金朝第二位皇帝(1135年逝世)
  • 1501年:李滉,韓國儒學思想家,創立退溪學派,其頭像印在1000元韓圓上(1570年逝世)
  • 1562年:洛佩·德·維加,西班牙劇作家、詩人(1635年逝世)
  • 1814年:尤利烏斯·邁爾,德國物理學家,能量守恆定律發現者之一,熱力學和生物物理學先驅(1878年逝世)
  • 1835年:安德魯·卡內基,蘇格蘭裔美國企業家、慈善家,20世紀初的鋼鐵大王(1919年逝世)
  • 1844年:卡爾·賓士,德國賓士車廠創辦人(1924年逝世)
  • 1845年:艾薩·德·克羅茲,葡萄牙現實主義小說家(1900年逝世)
  • 1868年:恩斯特·路德維希,黑森末代大公(1937年逝世)
  • 1881年:若望二十三世,羅馬主教教宗(1963年逝世)
  • 1887年:尼古拉·瓦維洛夫,俄羅斯植物學家和遺傳學家(1943年逝世)
  • 1888年:丁穎,中國農業科學家(1964年逝世)
  • 1895年:阿納斯塔斯·米高揚,蘇聯政治人物(1978年逝世)
  • 1895年:盧德維克·斯沃博達,捷克斯洛伐克將領、政治人物,捷克斯洛伐克總統(1979年逝世)
  • 1895年:威廉·肯普夫,德國鋼琴大師以及作曲家(1991年逝世)
  • 1896年:維吉爾·湯姆森,美國作曲家、評論家(1989年逝世)
  • 1904年:巴金,中國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2005年逝世)
  • 1908年:賈蘭坡,中國古人類學家、地質學家(2001年逝世)
  • 1909年:劉長春,中國首個參與奧運會的選手(1983年逝世)
  • 1914年:喬·狄馬喬,美國紐約洋基職棒選手,有「洋基快艇」之稱(1999年逝世)
  • 1915年:許國璋,中國教育家及語言學家(1994年逝世)
  • 1915年:鄭周永,韓國民族企業家,政治人物(2001年逝世)
  • 1915年: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第30任智利總統(2006年逝世)
  • 1921年:何鴻燊,港澳知名商人,有「澳門賭王」之稱(2020年逝世)
  • 1923年:毛諾·科伊維斯托,芬蘭總統(2017年逝世)
  • 1924年:吉本隆明,日本左翼思想家(2012年逝世)
  • 1926年:波爾·安德森,美國科幻小說家(2001年逝世)
  • 1941年:里亞茲·夏希,巴基斯坦伊斯蘭教作家、蘇菲派精神領袖(2001年逝世)
  • 1946年:何莉莉,台灣女演員
  • 1951年: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西班牙國民作家
  • 1954年:李成儒,中國男演員
  • 1956年:馮偉棠,香港廣播節目主持、總監
  • 1958年:潘宗明,香港主持人
  • 1959年:查爾斯·甘迺迪,英國自由民主黨黨魁
  • 1962年:坂口博信,日本電玩製作人,代表作FINAL FANTASY系列
  • 1964年:慕克里·馬哈迪,馬來西亞第四任兼第七任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和茜蒂哈斯瑪之子,曾是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第一副部長
  • 1966年:比利·伯克,美國演員
  • 1967年:中井和哉,日本聲優
  • 1967年:安東尼·內斯蒂,蘇利南男子游泳運動員
  • 1967年:淳于珊珊,中國演員
  • 1968年:吉爾·亨內斯,加拿大演員和音樂人
  • 1971年:克里斯蒂娜·艾伯蓋特,美國演員
  • 1973年:張英南,韓國女演員
  • 1974年:狄志杰,台灣演員
  • 1974年:馬艷麗,中國演員
  • 1976年:黃海波,中國男演員
  • 1977年:弓場沙織,日本女性聲優、演員
  • 1977年:吉列爾莫·卡尼亞斯,阿根廷職業網球運動員
  • 1978年:椎名林檎,日本女歌手,樂團東京事變主唱
  • 1979年:喬爾·金納曼,瑞典-美國男演員
  • 1980年:阿隆·莫科納,南非足球運動員
  • 1980年:尼可拉斯·史威瑟,美國職棒選手
  • 1981年:哈維·阿隆索,西班牙職業足球員
  • 1981年:芭芭拉·皮爾斯·布希,前美國第一千金
  • 1981年:賈里德·傑弗里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82年:張家豐,香港商業電台DJ
  • 1982年:基奧雲尼,香港裔巴西足球員
  • 1982年:蔡易展,台灣搖滾樂團八三夭鼓手
  • 1983年:吳日言,香港女歌手
  • 1983年:伊藤淳史,日本男演員
  • 1984年:加斯帕德·尤利爾,法國電影演員(2022年逝世)
  • 1984年:李亞男,香港女演員
  • 1985年:邵庭,台灣模特兒、女演員
  • 1986年:安珀·海格曼,美國被綁架受害女童(1996年逝世)
  • 1986年:格力·加特拿,英國足球運動員
  • 1987年:梁倬軒,香港足球運動員
  • 1988年:諾達爾·庫瑪麗塔什維利,喬治亞雪橇運動員(2010年逝世)
  • 1988年:傑·斯皮林,英國足球運動員
  • 1989年:王子涵,香港女藝人及模特兒,著名導演王晶的女兒及已故著名導演王天林之孫女
  • 1991年:禹成賢,韓國男子偶像團體U-Kiss前成員
  • 1997年:智友,韓國女演員
  • 2000年:將太郎,韓國男子偶像團體NCT成員
  • 2002年:趙敏兒,韓國女演員

逝世

[編輯]

  • 727年:僧一行,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中國佛教密宗創始人(683年出生)
  • 1326年:惟康親王,日本征夷大將軍(1264年出生)
  • 1565年:胡宗憲,明朝軍事家(1512年出生)
  • 1950年:約翰內斯·威廉·延森,丹麥作家,194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73年出生)
  • 1950年:毛岸英,中國軍人,毛澤東和楊開慧之子(1922年出生)
  • 1955年:路易·拉什納爾,法國登山家(1921年出生)
  • 1963年:萬國鼎,中國農業學家(1897年出生)
  • 1970年:三島由紀夫,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日本民族主義者(1925年出生)
  • 1974年:吳丹,緬甸外交官,第3任聯合國秘書長(1909年出生)
  • 1976年:唐露曉,英國殖民地教育官員,曾任香港教育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1910年出生)
  • 1998年:恩里科·薩巴蒂尼,義大利劇裝設計師、美術指導(1932年出生)
  • 2001年:梁緻盈,香港配音員(1963年出生)
  • 2005年:佐治·貝斯,北愛爾蘭足球員及曼聯足球員(1946年出生)
  • 2005年:理察·伯恩斯,英格蘭車手及前世界拉力錦標賽冠軍(1971年出生)
  • 2011年:瓦西里·阿列克謝耶夫,蘇聯著名舉重運動員(1942年出生)
  • 2012年:羅陽,中航工業沈飛集團董事長,中國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1961年出生)
  • 2016年:斐代爾·卡斯楚,古巴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古巴革命領袖(1926年出生)
  • 2017年:蘭斯·霍華德,美國演員(1928年出生)
  • 2019年:張鏡湖,中國教育家(1927年出生)
  • 2020年:馬拉度納,阿根廷球王(1960年出生)

節假日和習俗

[編輯]

  • 國際素食日
  • 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印度尼西亞:教師節

 

蘇利南:獨立日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慶節

 

 

【知達理念實驗教育書院】

這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全日的線上實戰教育內容,它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與教學,也開放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者上傳影片。[知達書院]目前包含有翻轉教育、小農教育、生命能量、網路創業及組織營銷等五大講堂的課程,未來會逐漸擴充更多不同領域。人類的文明進化端賴教育而成,教育將能翻轉我們的人生。 

知達書院教育的目的,首先培養[知書達禮]的良善男女,不只要擁有[知識通達]的豐富學識與內涵,還要能夠內省功夫及獨立批判,進而 [知人達人]來學以致用及通達事理,以實現人生理想,最後進入[知命達天]完全的奉獻自我。從[知]道到[達]到的學習 [知]:自學+共學+教學————[達]:通達+實踐+成就....

https://knowstart.org/ 

五大講堂 歡迎免費註冊

小農教育 http://sfm365.com/ 

生命能量 http://lec168.com/ 

網路創業 http://ust365.com/ 

【組織營銷】http://ust168.com/

免費提供線上課程+電子書+教育培訓+進人系統+跟進系統+網路資源 

 

 

 

 

 

 

 

上一篇
+ 大眾銀行-優質文案範例1... 
下一篇
1201世界愛滋病日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