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63禁菸節,適逢端午節

· 訪客瀏覽文章

63禁菸節,適逢端午節

禁煙節感念林則徐忠勇的菸害防制,鼓勵癮君子們踴躍戒菸。端午節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粽節」(閩南語地區使用)、「粽子節」等。

歷史上的今天~六三禁煙節

  •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銷煙(銷毀鴉片),為感念林則徐的忠勇的情操,政府明訂每年6月3日為禁煙節,宣誓戒絕煙毒的決心。
    原本禁煙節指的是「煙毒」,也就是鴉片之類的毒品,近年來被泛指為香菸,並在6月3日舉辦菸害防制宣導活動,鼓勵癮君子們踴躍戒菸。
broken image

先擁有自己專屬的平台,才能真正的做到網路創業

人人負擔得起的網站架設 http://ust365.com/store/service003/

端午節 (華人) 

關於與「端午節 (華人)」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端午節」。端午節

紀念屈原端午節特有習俗,圖中為新加坡四馬路的端午節燈飾相關節日端午節、日本端午節╱男孩節、朝鮮端午節、越南端午節、琉球端午節╱四日之日端午節正體字端午節簡化字端午节[顯示]標音漢語官話別稱正體字龍船節 / 龍舟節簡化字龙船节 / 龙舟节[顯示]標音閩南語別稱(一)正體字重五節 / 雙五節
五月節
五日節簡化字重五节 / 双五节
五月节
五日节[顯示]標音閩南語別稱(二)正體字肉粽節簡化字肉粽节[顯示]標音

華人端午節的祭品,包括五彩線

華人的端午節,華人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與東亞其他地區的端午節同源於中國端午節。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慶祝,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多位華人地區歷史人物,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殺殉國[1],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2]。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3]。端午節在各地有各種傳統別稱,包括「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粽節」(閩南語地區使用)、「粽子節」等。

  • 此外,由於上述歷史上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內容,華人的端午節文化和東亞其它地區的節慶文化出現區別,因此到了現代,為了區分其他地區的端午節,華人的端午節有時被稱為「中華端午節」[4],即華人所過的端午節,或在中國稱「中國端午節」[5][6][7]。

勞動部表示,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及第39條規定,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日,均應休假,工資照給。今(111)年6月3日(星期五)端午節為國定假日,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付工資,如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出勤,工資應加倍發給。

勞動部進一步表示,勞雇雙方如約定週一至週五為工作日、週六為休息日、週日為例假的出勤模式,今年會形成3天端午連假。假設月薪新臺幣(以下同)36,000元的勞工(以36,000元÷30日÷8小時,推算平日每小時工資額為150元)出勤8小時,各日出勤工資給付規定如下:

一、6月3日(星期五):性質為國定假日,依《勞動基準法》第39條規定,加倍發給工資。

試算:150元×8小時=1,200元。

二、6月4日(星期六):性質為休息日,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規定計算。

試算:150元×1⅓×2小時+150元×1⅔×6小時=1,900元

三、6月5日(星期日):性質為例假,非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不得使勞工於例假出勤工作。

勞動部強調,111年端午節之出勤及工資給付,事業單位應依法辦理。雇主如有違反相關規定,勞工可檢具相關事證,就近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申訴,以維權益。 

 

broken image

先擁有自己專屬的平台,才能真正的做到網路創業

人人負擔得起的網站架設 http://ust365.com/store/service003/

節日、風俗習慣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6月3日

中華民國:禁菸節(紀念1839年虎門銷煙,不放假)。

  • 2022年端午節

世界自行車日[1]

6月3日

[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2022年6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2021年2020年

6月3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54天(閏年第155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11天。

目次

  • 1大事記
  • 1.110世紀
  • 1.214世紀
  • 1.317世紀
  • 1.419世紀
  • 1.520世紀
  • 1.621世紀
  • 2出生
  • 3逝世
  • 4節日、風俗習慣
  • 5參考文獻

大事記

[編輯]

10世紀

[編輯]

  • 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北漢皇帝劉繼元降宋。

14世紀

[編輯]

  • 1326年:諾夫哥羅德與挪威簽署諾夫哥羅德和約。

17世紀

[編輯]

  • 1621年:荷蘭共和國仿效東印度公司模式成立荷蘭西印度公司,並特許在加勒比地區進行貿易。
  • 1644年: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即位。

19世紀

[編輯]

  • 1839年:中國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在虎門公開銷毀繳獲英國商人的1.9萬箱鴉片,史稱虎門銷煙。
  • 1852年:太平軍攻破全州。
  • 1896年:清朝政府同俄國簽訂《中俄密約》。

20世紀

[編輯]

  • 1919年:中國出現第一次大規模罷工:上海發起,紡織、機器、鐵路、汽車、輪船、鐵廠等50多個企業約7萬工人罷工。
  • 1932年:盧·賈里格轟出單場4發全壘打。
  • 1936年:埃德加·斯諾以《每日先驅報》特派記者的身份來到陝北。
  • 1937年:已退位的前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在法國與美國名流華里絲·辛普森舉行婚禮。
  • 1947年:英國政府制定的《印度獨立方案》由印度總督路易斯·蒙巴頓公布:此方案又稱《蒙巴頓方案》。
  • 1955年:法國同意突尼西亞自治:法國總理艾得加·佛爾和突尼西亞總理本·阿瑪簽訂核准書,保證突尼西亞的區內自治權。
  • 1959年:新加坡頒布新憲法:結束其英國直轄殖民地的地位。
  • 1962年:法國航空一架執行AF007班機的波音707在巴黎-奧利機場起飛時墜毀,導致130人死亡。
  • 1963年:順化化學攻擊事件,南越政府軍利用化學武器在順化鎮壓市民和僧侶的示威運動,67人受傷送醫。
  • 1965年:美國太空人愛德華·懷特離開雙子星4號太空船,成為美國首個執行太空行走任務的太空人。
  • 1973年:蘇聯製造圖-144型飛機在巴黎航展發生意外。
  • 1974年:伊扎克·拉賓任以色列總理。
  • 1982年:香港長沙灣元州街邨安安幼稚園嚴重血案,釀成6死44人受傷。
  •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由外地調動進入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於深夜展開對學生的武力鎮壓,直至翌日的6月4日,是為震驚中外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 1990年:「15國集團」首腦會議閉幕。
  • 1993年:諾羅敦·西哈努克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政府。
  • 1995年:布吉納法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1998年:德國一部從慕尼黑駛往漢堡的城際特快列車在下薩克森州境內發生脫軌事故,造成101人死亡。

21世紀

[編輯]

  • 2006年:蒙特尼哥羅正式宣布獨立,脫離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盟成為新的主權國家。
  • 200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一架由運-8運輸機改裝而成的空警-200預警機,在執行任務時因機翼結冰墜毀在安徽省廣德縣,機上40人全部罹難。
  • 2012年:倫敦舉行千帆巡遊泰晤士河活動,紀念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
  • 2012年:奈及利亞丹納航空一架麥道MD-83客機在拉各斯穆爾塔拉·穆罕默德國際機場降落時墜毀,造成至少193人死亡。
  • 2013年: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鎮吉林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特別重大火災。

出生

[編輯]

  • 1756年:法蘭西斯·尼爾,美國天主教會神父兼耶穌會士(1837年逝世)

  • 1808年:傑佛遜·戴維斯,美國軍官、政治人物(1889年逝世)
  • 1865年:喬治五世,英國國王(1936年逝世)
  • 1865年:埃里希·魯登道夫,德國軍事家(1937年逝世)
  • 1899年:侯志律,香港正按察司(1955年逝世)
  • 1901年:張學良,中國軍事家、戰略家(2001年逝世)
  • 1906年:約瑟芬·貝克,法國藝人、演員(1975年逝世)
  • 1906年:柏立基,第23任香港總督(1999年逝世)
  • 1910年:阮玲玉,中國默片時代著名女演員(1935年逝世)
  • 1914年:威廉·韋爾,英國王牌飛行員(1981年逝世)
  • 1931年:勞爾·卡斯特羅,古巴共產黨第一書記、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
  • 1942年:柯提斯·梅菲爾德,美國作曲家(1999年逝世)
  • 1944年:彼得·邦菲爵士,英國電信執行委員會前董事長及首席執行長
  • 1951年:村上紀香,日本漫畫家
  • 1958年:潘芳芳,香港女演員
  • 1963年:唐澤壽明,日本男演員
  • 1964年:關渭貞,中國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 1964年:龜田誠治,日本貝斯手,樂團東京事變成員
  • 1966年:瓦西·阿克拉姆,巴基斯坦板球隊前隊長
  • 1967年:入來智,日本宮崎縣出身的棒球選手
  • 1969年:邵家臻,香港社會工作者,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 1970年:楊婉儀,香港女演員,1995年香港小姐冠軍,慧妍雅集前會長
  • 1974年:徐章焄,前韓國籃球員,現為藝人
  • 1978年:蘇提達,泰國王后。
  • 1980年: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卡達埃米爾。
  • 1982年:伊辛巴耶娃,俄羅斯撐杆跳女選手
  • 1983年:福士誠治,日本男演員
  • 1983年:青木美沙子,日本時裝模特兒、電視藝人、YouTuber
  • 1984年:許時豪,台灣男演員
  • 1985年:柏比斯·施斯,塞內加爾職業足球員
  • 1985年:林星潼,台灣女藝人、模特兒
  • 1986年:拉斐爾·納達爾,西班牙男子職業網球選手
  • 1986年:王梓軒,香港男歌手
  • 1986年:埃爾·霍弗德,多明尼加共和國籃球員
  • 1987年:長澤雅美,日本女演員
  • 1988年:三浦翔平,日本男演員
  • 1988年:柳下大,日本演員
  • 1988年:麥皓兒,香港女演員
  • 1989年:馬丁娜·祖布契奇,克羅埃西亞跆拳道選手
  • 1990年:韓智恩,韓國女演員
  • 1990年:法比奧·格策,德國足球運動員
  • 1991年:曹承希,韓國女子偶像團體DIA成員
  • 1992年:馬里奧·格策,德國足球運動員
  • 1992年:迪麗熱巴,中國女演員
  • 1997年:申世輝,韓國女演員
  • 1997年:任子威,中國男子短道競速滑冰運動員
  • 1998年:SinB,韓國女子偶像團體VIVIZ成員
  • 2001年:傑倫·薩格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逝世

[編輯]

  • 1615年:真田信繁,日本武將(1567年出生)
  • 1657年:威廉·哈維,近代生理科學的奠基者(1578年出生)
  • 1875年:喬治·比才,法國作曲家(1838年出生)
  • 1924年:弗蘭茲·卡夫卡,奧地利作家(1883年出生)
  • 1928年:黎元洪,原中華民國總統(1864年出生)
  • 1946年:加里寧,蘇聯領導人、政治家(1875年出生)
  • 1954年:王瑤卿,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1881年出生)
  • 1969年:許光達,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1908年出生)
  • 1975年:佐藤榮作,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1901年出生)
  • 1989年:霍梅尼,伊朗精神領袖(1900年出生)

  • 1991年:哈利·格里肯,美國火山學家(1958年出生)
  • 2000年:安子介,香港知名實業家(1912年出生)
  • 2006年:倪文亞,中華民國前立法院院長(1906年出生)
  • 2007年:宋平順,中國天津市政協原主席,自殺身亡(1945年出生)
  • 2009年:石堅,香港資深粵語電影演員、電視藝員。(1913年出生)
  • 2010年:安克志,美國外交官、駐中華民國(台灣)大使、駐泰國大使及駐寮國大使(1917年出生)
  • 2016年:穆罕默德·阿里,美國拳擊手(1942年出生)
  • 2019年:賀一航,台灣藝人(1954年出生)
  • 2021年:阿內羅德·賈格納特,模里西斯總理(1930年出生) 

 

broken image

 

[贊助] 今日特惠活動

先擁有自己專屬的平台,才能真正的做到網路創業

人人負擔得起的網站架設 http://ust365.com/store/service003/

節日、風俗習慣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6月3日 

中華民國:禁菸節(紀念1839年虎門銷煙,不放假)。

  • 2022年端午節
  • 世界自行車日[1] 

[贊助] 今日特惠活動

先擁有自己專屬的平台,才能真正的做到網路創業

人人負擔得起的網站架設 http://ust365.com/store/service003/

 

上一篇
早安~ 62永不言敗,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有夢想
下一篇
64受侵略戕害的無辜兒童國際日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