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靈魂保險箱] 臨終時懺悔...

· 訪客瀏覽文章

20年前,

作家 "袁苡程"

在紐約大學攻讀

心理學碩士學位。

有一天,她突然想寫一篇

關於普通人在

"臨終時懺悔" 的論文。

於是,

她去紐約市立圖書館

蒐集素材,

結果發現大部分都是

名人死亡時的遺言。

broken image

她花了三百五十美元

在《紐約時報》上

登了一則廣告 :

如果你在臨終前

仍有話不能說,

請放心地把你的

秘密和心願,

用匿名的方式托付給我,

以便 "輕裝上路"。

不要帶著它們去天堂,

因為它們只屬於塵世。

來信請寄 :

"靈魂保險箱" 收,

紐約xxxxxx郵政信箱,

郵編xxxxx。

broken image

後來發生的事情始料未及。

幾天後,

許許多多信件

從美國各地寄來,

他們是華爾街分析師、

大學教授…等

這樣的上等人士,

也有

脫衣舞女、愛滋病人…等

這樣的社會低層邊緣人,

還有家庭婦女、

底特律的汽車維修工

這樣的社會普通人。

broken image

有一位身患絕症的老人

在來信中寫到 :

自己年輕時當過郵差,

因為嫉妒情敵而惡作劇,

最後導致了

一個姑娘的死去。

後來的人生,

他一直帶著深深的懺悔,

選擇獨身…。

並沒有人知道

他這樣的選擇

是為了為什麼。

今天願意和盤托出,

把這個沈重的秘密卸下。

因為他很快就要走了。

broken image

只有 "認真懺悔"

方可 "安心上路"。

袁苡程把來信中的故事

整理成一本叫做

《再不說就來不及》的書,

出版後感動了

全球幾千萬的讀者。

在書裡,袁苡程說 :

我看過了上百個

臨終患者的故事,

發現無論什麼樣的階級,

什麼樣的社會地位,

每個人在最後的時光裡

最想做的事情

卻驚人的一致 !

那就是 :

道謝,道歉,

道別,道愛。

broken image

人生就是如此,

當年華尚好的時候,

我們一心想的只有往前衝。

只有在生命之火

漸漸熄滅的時候,

我們才會發現

什麼是我們最珍視的。

也許是一段

從未開口的愛情,

也許是一個歉意的微笑;

也許是多年後老友之間

重逢的一個擁抱,

也許是一句

早該說出口的 :

"其實,

我早就原諒你了。"

broken image

願你,

珍惜眼前人,走好腳下路,

認真地去過好每一天。

喜歡的食物,

排隊多等一會也無妨;

想去的地方,

現在就可以訂車票;

喜歡的人,

別等到特殊的日子

再去表白;

能擁抱的時候,

就不要只是牽手…

生命無常,

請在你還健康的時候,

多關心自己的身體,

多去做那些

心裡真正想去做的事,

多去愛那些

真正值得愛的人。

broken image

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

有自己的生活節奏,

懂得為生活做加法,

也懂得為生活做減法。

把重要的人

放在重要的位置,

把重要的事

放在重要的位置,

不虧待自己,

不虧待愛你的人。

broken image

願你,珍惜現在的

每時、每刻、每分、每秒,

好好愛,全心活…。

上一篇
【小心你腦袋的想法】
下一篇
[人活著真不容易,活一輩子到底是為什麼?]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